法律知識庫 >法律專題 >發燒頭條
惡意脫產遭判刑〈解說:葉鞠萱律師〉

新聞:
  洪姓女子在削骨手術時,因麻醉造成發高燒死亡,家屬抗議求償1500萬,不過2名醫師卻在全案還沒偵結起訴前,把名下財產移轉到妻子名下,形同惡意脫產,法院認為2名醫師毫無悔意,依損害債權罪各判刑8個月。

法律教室: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損害債權罪」,這個罪聽過的人並不多,指的是
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條的規定:「債務人於將受強制執行之際,意圖損害債權人之債權,而毀壞、處分或隱匿其財產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例如某甲因債務案受強制執行中,與某乙通謀,將某甲所有某地另立租賃契約,交付契約,由某乙向執行處聲明異議,以避免強制執行。當某乙聲明異議之時,正是法院減價拍賣,尚在強制執行程序未終結之前,自應成立本罪。不過本罪係告訴乃論之罪,所以需要債權人依法告訴,法院才會處理喔! 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條之損害債權罪要注意的是:所謂「債務人將受強制執行之際」,以債權人業已取得執行名義為其前提要件,例如所負債務業經受有確定之終局判決,或受有假執行宣示之判決,以及已經開始執行尚未終結以前。(參考最高法院58年度台上字第1812號判決)
而「執行名義」,指的是強制執行法第四條各款所定,得以隨時聲請法院強制執行之情形,並不以經實體確定裁判者為限,且於他人取得執行名義後,的確有毀壞、處分或隱匿財產之行為,罪就成立,縱使執行名義後來被廢棄、變更或撤銷,也不過是債務人可不可以就執行所生損害求償的問題,不會免除行為人在他人對之取得執行名義時,已經處於債務人地位而不能擅自處分財產的責任。(參考最高法院55年度台非字第118號判決、最高法院88年度上易字第1235號判決及最高法院90年度上易字第2916號) 在本則新聞中,看不出受害人是否已取得強制執行法第四條各款任何執行名義,按照法院目前的運作應該告訴人已經有上述執行名義之一才是,否則這就是一個突破傳統的判決。不過本文作者其實不是很贊成法院將「將受強制執行之際」縮小範圍到「債權人業已取得執行名義」,本文作者認為應放寬到「已進入能取得執行名義之相關程序」,例如刑事偵查中或民事調解程序中,雖尚未取得執行名義,但其實債務人已對債務之存在多少心裡有數了,若還惡意大肆脫產卻毫無責任,非常不符合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