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庫 >法律專題 >法與情
名牌的價值
戴呈軒 (2008/01/31) 文章出處:闇世界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
興趣: 籃球、閱讀、游泳、購物
  強行購買名品,甚至是花了大筆的金額,購買別人不要的、已
經過度耗損的二手品,淪為搭配了一身不協調的卡奴,卻仍沾沾
自喜,自欺欺人地以為自己的價值不凡…

  名牌是現今社會大多數人所追求的,購買名牌對大多數
的人來說,是一種身份的認同,更是追求生活品質,消費
者購買名牌物件而感到體面,更從中獲得自信,而一
個人身上所穿著的國際名牌的價值,儼然成為世人
評斷一個人社會地位的另一項指標。雖然仍身為一
個學生,我也不可免俗地沾染上這樣的氣息,畢竟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名牌設計生產的商品,其巧奪天
工的細節與創意,配上那種渾然天成的外型與美感,
並非一般市面所見的、所販售的一般品牌那樣容易取得。

  值得慶幸的是我的理智仍在,雖然我追求名牌所擁有的
美感,但並不盲從於它的名貴,我以所能負擔的價位,精心
揀選追求我所期待珍藏的擁有,當然更不用說有沒有所謂的名牌迷思了,因為相較於一般市
售物,有質感的東西雖然通常比較貴,但名貴的商品卻未必擁有所謂的質感。不論是外觀、
氣質還是個人價值,其評斷的標準不在於你穿了什麼、用了什麼,而是在於你是誰,或是你
呈現出來的外觀結果。若從康德的思想來看,上述的說法將可以得到支持,康德認識到,我
們所有的感官資料都會被神經組織化且過濾,在其中而被重新組合,形成被我們稱為現實的
圖像,但現實其實只是一種幻象,是大腦透過概念化和分類而構成的產物,事實上,即使是
因果、順序、數量、時空,也都是概念化的產物,並不是所謂外觀上固有的本質。
圍毆
  康德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反映在名牌使用者自己與
旁觀者的立場,只要你用心觀察路上的行人,便可察
覺到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雖然大多數的路人都追求名
牌,身上所用的,所穿的,多為知名的品牌,今天姑
且不論其品牌的大小,真假、名貴與否,許多人卻把
在所謂的專櫃、專賣店所販售的品牌,與其一身不相
稱的行頭與氣質對比的結果,該品牌的價值,經過你
透過神經組織過後,就如同大陸生產的廉價仿冒品,一文不值。不過大多數的人,雖然還是
個學生、中低產階級,卻仍奢侈地急欲提昇自己的價值地位,以自己無法負荷的能力,強行
購買名品,甚至是花了大筆的金額,購買別人不要的、已經過度耗損的二手品,淪為搭配了
一身不協調的卡奴,卻仍沾沾自喜,自欺欺人地以為自己的價值不凡。

  名牌迷思的存在,無疑是一種可笑的悲劇,當眼界侷限在品牌名稱而忽略整體的美感與
個人原有之價值,漫無目的盲從於社會的審美觀,購買不適用的名牌,這樣一個靠物質堆砌
出快樂的人,能夠擁有什麼感動?名牌的價值又怎能獲得他人的肯定?自然容易捲入無窮無
盡的物慾漩渦,就如同叔本華所說的,普世共通的人類處境:想要某種東西、暫時的滿足、厭煩、又想要另一種東西。我們不斷追求我們以為可以獲得快樂的東西,但其實人根本不曾快樂,反而陷入了慾望的無限迴圈,我們只是把一生耗費在追逐某種自以為可以使我們快樂的物質上,卻無形中忽視了生活中更多值得追求的樂趣與品味。或許今天站在整個社會的價值
網咖
觀點上,購買名牌對於一個人的價值而言是重要的,但從永恆的觀點來看,沒有一件事物是
真正重要的,因為每一件事物都會過去,今年是限量的當季最新款,在明年的同個時候,或
許就成為了過季而被打入暢貨中心;今年流行的設計,在後年或許就成為過時的款式,物品
上頭的標誌,對我們而言,或許並不如你想像中那麼意味深重。

圍毆
  叔本華認為相對的快樂有三個來源:一個人是什麼、一個人擁有什麼,以及一個人在他人的目光中代表什麼。今天你身為什麼身份,擁有什麼身份、多少財富,就應理性地量力而為,而非強求與自己不相符、也負擔不起的名品。當有一天你的資格能享受這名牌所表彰的社會價值,即使它是行銷手法下所賦予的人生價值,那也無所謂,因為你可以讓自己穿得體面
,充滿信心地走進專賣店,接受優質且完整的服務,在欣賞每一位設計師的做工的精緻、用
料的質地、設計的大膽創新後,因為自己認同得與自己相襯的名牌,用符合它的價位,挑選
它成為自己身上的一部份,並在他人眼中光顯自我的價值。

文章出處:闇世界
作  者:戴呈軒 (2008/01/31)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別問我法律問題